close

成果紀錄

壹、計畫基本資料

一、計畫名稱:山上社區門口埕的事

二、計畫緣起:山上社區古名為『山仔頂』,緣昔日由主溪流曾文溪穿流『噍吧哖』(今玉井區)經內庄(今大內區)再分出菜寮溪二溪,沿本區三潭井、二潭、大潭、灰窯溝,而形成本區天然屏障,受大溪圍繞,其地形有如五鳳朝陽,地勢高挺秀麗,四周小丘環繞,故名『山仔頂』。根據舊地名考據,社區內曾有製糖之歷史,曾有提供臺糖之甘蔗原料場及一條臺糖製糖株式會社灣裡製糖所所屬專用糖業鐵道-『善左線』。可知昔日社區境內為甘蔗栽種之重要地,亦是主要產業。如今希望將此製糖產業文化延續發展為山上社區之主打產業文化,發展-『延續失落的黑糖產業』,進而帶動山上社區周邊產業。此外本社區雖為市計畫區,但實質上還是農村型態的生活,亦有人口老化等問題,社區逐漸黯淡失落,然而信仰為本社區居民重要的活力來源,透過信仰文化與社區營造的結合,達成-『樂活黯淡的聖母祕境』。透過此兩個概念來發燒山仔頂文化與生活。

山上社區過去的社區營造經驗主要是以社區關懷中心的運作為主,另外,因著社區中有天后宮,所以,社區有參與廟會所成立的「開路鼓」與「宋江陣」等兩個陣頭團隊。目前「開路鼓」是由社區媽媽所組成,許多媽媽也參與社區志工活動;「宋江陣」由於是社區青年組成,大都需要在廟會之前才會啟動練習。除了上述活動之外,社區長輩很少來參與社區活動,因此,本次計畫中,我們希望能夠帶動社區長輩來參與社區活動為目標,策略上會嘗試將社區活動移出活動中心、到社區巷弄、或是三合院埕空地來舉辦,吸引、帶動更多社區老人來參與。

三、計畫目標:

  1.尋找社區在地空間資源,並帶動周邊居民參與

  2.帶動社區不同族群的參與

  3.對外連結專業資源以支持社區營造工作

  4.籌組可以持續經營的社區團隊

四、實施地點:臺南市山上區山上社區

五、區域/社區資源分析

   一、人的資源:

山上社區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總戶數約 382 戶,總人口數約 1,103 人,男人口數 559 人,女人口數 544 人,五年下來男人數外流比例比女人口數高。

二、文化資源:

1. 天后宮

在山上社區山上國中旁有一座天后宮,供奉著「玉二媽」,香火鼎盛,信徒眾多,還有十一座散布在全臺各地的分靈廟。本宮奉祀天上聖母、玄天上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主祀玉二母其係大陸福建省巖鎮大德正道之天神,原稱「二娘娘」,清朝順治十八年隨民族英雄成功之水師為航守神,由福建來臺,當鄭成功平定荷蘭人後,士兵分駐各地軍屯墾(山上天后宮),「二娘娘」隨駐大內鄉「北尾仔」(後改稱國聖湖),展望南方峻嶺,巍然矗立,山明水秀,仍為安居吉祥之地,於是指示駐軍遷居「山仔頂」(本村之舊名)由林雹先生奉迎現廟址左前角,塔建草舍供奉,改稱為「二媽」,是為本宮立廟祀神的開始。

2.天主教堂

山上的天主教堂位於林雹古厝後不遠處,原為田俊秀宅。田氏於日治時期在庄役場擔任助役一職〈相當於今之鄉公所秘書〉。當時臺灣人能任該職,算是相當不容易,家道至此開始輝煌騰達,進而蓋了此幢住家兼辦公用途的建築。〈當年的役場遺址就和這一幢建築相連〉後來因為賭博而家道中落,把房地轉賣給天主教會。根據鄉民回憶第一任西班牙神父,人非常和藹可親,常邀請小朋友入內試穿免費贈送的衣物、鞋子,庭園種植許多果樹,凡到成熟時,常常可見小朋友在樹上樹下吃得不亦樂乎。由於當時是光復初期,生活物資缺乏,有時居民為了領取美援物資,而使教會熱鬧一時。後來第一任神父生病過世,繼任的〝瘋神父〞〈小朋友俗稱〉不但個性孤僻而且拒絕任何人參訪,還把果樹􀀀砍除,終成今日人煙罕至且雜草叢生的閒置空間。現今教會產權隸屬臺南某教會,相傳神父後代還有來此憑弔呢!

3. 林雹古厝

林雹原為山仔頂的窮困人家,因麻豆林家在山仔頂發展製糖事業,在機緣之下成了麻豆林家在山仔頂的管理人,在林雹的用心經營之下,山上的製糖事業蒸蒸日上,也改善了自己的經濟狀況。林雹(18041883 年)年輕時家甚貧,無以為生,乃當挑夫,幫庄人挑甘藷纖等農作物至府城販賣,以賺取微薄工資來養家糊口。由於林雹實在太貧困了,當挑伕的工作又有時有陣,每當青黃不接時,變得向鄰人告貸,或向甘仔店賒貨,以解燃眉之急。唯常無法如期還債,甚至一拖再拖,故庄人背後給他取個外號,叫「落仔雹」。而「落仔」,即騙吃騙喝也。

適臺灣糖業起步,方興未艾,麻豆林家在「山仔頂」設糖廓,委請林雹管理,林雹因此而致富,田產多達一O八甲,富甲「山仔頂」。從此,有錢有勢的林雹走在庄內,庄人一改「落仔雹」的輕視口吻,而改以既尊崇又欽羨的口氣,喊他「雹仔叔公」。

古厝建築為三合院,立於高臺上,四面無築牆,與路面高差約 50cm,用卵石堆砌形成天然護坡。護龍山牆形式獨特而少見。神明廳窗櫺上可見斗大三個林字,室內木牆面保有木材原色,無過多裝飾,由於木材多用檜木,所以建築物良好。正身前有一軒亭,屋脊採用鬼瓦收邊且以鐵皮包覆,四根立柱之柱頭形式與舊臺南州廳長官邸有相類似做法。山上的林家古厝屬單身手形式的竹管厝,平面配置成 L 型,穿斗式的竹管厝室內隔間的上部留有空間,以利通風,牆面採篳子牆(編竹泥牆)建成。

三、自然資源:

山上社區的土地利用分區型態,雖然大部分區域位處於山上市計畫區,但其土地利用仍以農業使用土地為主,佔32.19%,其次為臺南水道及山上區重要的公共使用土地,佔 16.87%,整體建築聚落發展僅佔 11.11%

四、生產資源:

山仔頂地區數百年來皆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經濟活動,由於丘陵地多,故以水果生產為大宗。近年來,區內農產品的研究產銷,在農民力求轉型的辛苦耕耘下,除了網室木瓜、鳳梨已有豐碩成果之外,蘭花、盆栽、火龍果、神秘果、芒果和菱角等一逐漸顯現出特色。由於缺乏其他資源,區內的工廠及大型商家相當罕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本地的經濟發展仍將以農業為主體,而如何開創地方的產業特色與競爭力,以因應國際化的挑戰,將是山上社區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五、景觀資源:

山上社區公共設施方面,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生活上不會過於不方便,基本需求不是問題。生活休閒空間,如公園有兩處,分別為天后宮公園及第二公園;機能設施有山上分駐所、山上戶政事務所、山上衛生所、山上淨水廠、山上郵局、山上農會、山上圖書館及山上國中等皆位於社區境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u59778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